中国目前缺乏一个正规的精酿啤酒协会。目前在中国,各地区的家酿协会风生水起。家酿比赛,啤酒节甚至酿酒课程也在慢慢普及当中。几年前啤博士也将啤酒裁判认证协会(BJCP)引入中国,借此提高啤酒爱好者对啤酒文化的认知和专业性。然而行业的发展离不开相互的交流和具有政治影响力的协会国内对于精酿啤酒的认知还处于一个非常模糊的阶段。精酿啤酒在很多人眼里,只是一个体现身份和品味的产品,而忽视了产品背后的文化和故事。
欧洲,如比利时和荷兰的酒厂越来越主打出口,尤其瞄准了中国市场。美国酿酒协会目前给出的定义是小型、独立和传统。这代表了只有年产量低于600万桶,酒厂自身控股75%,遵循传统与创新的原材料和发酵方式的酒厂,才可以称得上是精酿酒厂。闭门造车只会导致生产的啤酒质量参差不齐,口碑下降。在美国,不同协会之间的协作便非常高效,共同推动了啤酒行业的发展。美国酿酒协会一直致力于改变国家政策,以帮助精酿啤酒设备小型酒厂的启动,同时还雇有专业的数据分析团队,然而目前国家尚未对精酿啤酒一词做出有关的限定,任何工业啤酒都可以自封为精酿啤酒。所以需要警惕的是,打着精酿啤酒加盟的招牌并不保证产品的质量,一款啤酒的好坏需要依靠味觉来判断,而不是一张虚有的标签。预判整个市场的走势,给整个行业引路。同时,像Cicerone和BJCP这样专业的考核,也加强了侍酒师或服务人员对啤酒知识的了解,以及规范的品酒师评判。同时,一些酒厂开源的态度,也大大促进了啤酒技术的交流。